您好,欢迎访问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青岛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4-09-24 12:37浏览次数:

  尊龙凯时公司官网9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升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玉厚,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毛永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青岛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青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基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

  在法规规章的制定过程中,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更好地体现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比如,围绕服务和保障民生,出台全民健身条例、教育督导条例、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等法规规章,保障公民权利、增进民生福祉。围绕历史文化保护,出台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老旧街区改造管理办法,留住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脉。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出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强化严格执法履行职责观念,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纪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推行“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探索柔性执法、服务型执法方式,将28个行政执法领域382项符合条件的事项,纳入青岛市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全面落实行政处罚决定和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重塑信用形象。

  统筹推进美德青岛与信用青岛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开展信用积分应用,开设“美德超市”“信用超市”等美德信用兑换场所,营造“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诚信氛围。将核心价值观写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等社会规范,塑造共同理念和行为规范。

  严格按照事实和法律办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加大涉民生案件的查办力度,推动形成良好社会关系和社会氛围。

  全市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提供公益法律服务7.2万余件,其中为社会提供4.1万余件。12348热线面向公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022年至今解答50余万人次,排查矛盾纠纷2.1万余件,调解成功8469件,助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学习宣传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国防教育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使普法过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侵权案件频发高发领域进行分类分众普法,提高重点人群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护权益能力。

  打造以“法治青风”为主题的普法品牌,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特色普法活动2500余场次,惠及人群200多万人,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精心选树先进典型,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文艺作品等形式,深入挖掘和宣传阐释守诚信、崇正义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市中级法院此次发布的10件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空间乱象治理,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弘扬了“文明”“和谐”“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

  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绵延传承中华文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兔儿爷”艺术形象被侵权案中,法院通过裁判明确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作的著作权归属,并对侵权行为予以惩治,以司法之力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二是惩治违法失德行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公共空间。在薛某某网络直播侮辱他人获罪案中,法院运用刑事手段惩处在网络上“开麦喷人”“按键伤人”的恶劣行为,助力构建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在遛狗不牵绳致人损害赔偿案中,法院依法认定养犬人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引导社会公众依法文明饲养宠物,尊重社会公德。

  三是坚持诚实信用原则,维护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在零对价转让施工资质及股权逃避债务案中,法院判定资质和股权受让人承担偿债义务,让债务人逃避债务的意图落空,有效打击商事交易中的不诚信行为;在确诊恶性肿瘤后申请重疾险赔付被拒案中,法院认定保险人未尽提示说明义务而限缩保险范围无效,判令保险公司全额理赔,提示保险机构加强诚信建设、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小案不小办,塑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在邻里矛盾造成小伤自行住院治疗案中,法院合理划分双方责任比例、确定赔偿范围,对“小伤大治”行为不予鼓励、不予支持,倡导邻里和睦相处、友善共处;在被相亲对象纠缠申请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法院通过当庭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受到骚扰的女性撑起“法律保护伞”,引导树立自由平等、互相尊重的婚恋观。

  五是依法保护特殊群体,弘扬扶弱爱幼传统美德。在离异父母再婚另育后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案中,法院以柔性司法化解双方延宕十余年的抚养权纠纷,运用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离异父母关注子女身心健康,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因性骚扰女同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案中,法院支持用人单位与性骚扰者解除劳动合同,体现了保护女性职场合法权益的鲜明导向。

  六是准确理解适用新规,旗帜鲜明亮明法律立场。在饮酒后坠亡家属向宴席组织者和同席共饮者索赔案中,法院细致查明案件事实,适用《民法典》准确认定宴席组织者及同席共饮者已尽到相应安全保障义务和必要注意义务,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杜绝“和稀泥”做法,打破“有损必有赔”思维定式,让组织聚会者、参加者都明确行为边界。

  下一步,青岛法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法院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依托司法裁判、典型案例传递法治正能量,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此次遴选的10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英烈保护,老年人、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权益保障,矛盾纠纷化解,生态资源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弘扬了“爱国”“公正”“平等”“友爱”“文明”等核心价值理念。

  一是加强英烈保护,厚植爱国情怀。办理的督促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行政公益诉讼案,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修缮和管理工作,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强化法律监督,保护社会公益。办理的黄某、刘某、江某污染环境案,对污染环境犯罪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企业加强管理;办理的杨某某、王某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通过“刑事相对不起诉+替代性修复”的方式,敦促嫌疑人修复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检察之力赋能守护自然之美。

  三是倡导尊老爱幼,弘扬亲善互助。办理的督促老年人权益保障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督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按用途开发利用、养老机构依法依规经营,以“检察蓝”守护“夕阳红”;办理的综合履职多维救助困境未成年人案,牵头多家单位会签困境未成年人身心学养多元协作机制实施办法,确立监护监督、协同处置合作机制,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是多元救助帮扶,维护特殊群体权益。办理的对因案致困妇女国家司法救助案、保护妇女权益行政公益诉讼案、综合履职为被救助人提供多元化帮扶案,帮助被救助人生活回归正轨,有效维护社会利益,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办理的对邹某乙等四人支持起诉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帮助遗属克服行使诉权的障碍,依法精准提出矛盾化解方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六是坚持平等保护,凝聚文明共识。办理的残障人士海滨游览无障碍行政公益诉讼案,及时回应青岛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合理诉求,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推动海滨风景区无障碍设施改进完善,更加贴近使用者需求,保障了特定人群平等共享旅游资源的合法权益。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持续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监督办案,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公正司法引领社会公正,进一步凝聚社会法治共识、筑牢人民法治信仰。

  中国日报记者:本次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遴选的案例主要有什么特点?

  张升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发挥典型案例引领法治风尚、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用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再次强调,要强化法律法规保障,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

  一滴水能折射阳光,一起小案能彰显大道理,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发布典型案例,就是为了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在全市营造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件案例,是从全市法院、检察院2022年以来发生法律效力的优秀司法案例中,经过认真研究、多次论证,精心遴选出来的,从不同方面体现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导向和准则。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突出社会效果。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依法办案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充分发挥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重要引领作用。本次发布的案例中,既有督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按用途开发利用的案件,弘扬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又有督促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公益诉讼案件,更好地传承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了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舆论效果相统一。

  二是涉及领域广泛,回应群众关切。本次发布的案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包括劳动争议纠纷、合同纠纷、健康权纠纷、困难群体救助、残疾人出行保障等,关系到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案例积极响应群众关切,实现公平正义有“说法”、有“交待”。

  三是案例通俗易懂,示范引领性强。典型案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促进和引领作用,此次发布的20个典型案例,既有当前网络社会较为普遍存在的,利用网络平台侮辱他人的事件;又有现实生活中,为保护集体和个人利益进行正当防卫的案件,在司法裁判、检察监督等过程中,妥当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对市民群众来说清晰明确、参考性强,具有引领行为规则、引导社会价值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齐鲁法制网记者:请谈一下法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司法工作中的有关做法和成效。

  张玉厚:近年来,青岛法院在市委领导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诉讼服务、案件审理、司法宣传等工作中自觉体现鲜明价值导向,通过做深做实“三个融入”,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诉讼服务中,让司法更有温度。诉讼服务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公正的“第一个窗口”。青岛法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第一个窗口”,推动诉讼服务成色更足、底色更暖。树牢“如我在诉”意识,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适老化、适残化改造,提供上门立案、预约立案、手语翻译等诉讼服务,精准满足特殊群体司法需求,中院获评全省首批“有爱无碍”诉讼服务示范岗法院。坚持线项在线诉讼服务,针对异地诉讼难问题,增加5大类在线跨域诉讼服务事项,以立体化诉讼服务模式让群众诉讼更加便捷、更加暖心。

  二是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审判执行中,让司法更有力量。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青岛法院在审判执行全过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司法之力为守法尚德者撑腰、让违法失德者担责,做到守护公正、促进安定。立足调解,创建中院“和青和理”多元解纷总品牌和区(市)法院8个子品牌,让“和为贵”“和合无讼”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入人心,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7.2万件。立足审判,加强对价值元素的考量,强化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既讲清法理又阐明情理,确保裁判结果在法律框架内与群众朴素的义利观相一致,努力把是非判清、规则判明、人心判暖。立足执行,注重弘扬诚实信用、合作共赢等理念,坚持信用惩戒与信用修复双向发力,在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的同时,帮扶5386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擦除“信用污点”、重回“诚信赛道”。

  三是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普法宣传中,让司法更有指引。小案例能够阐释大道理。青岛法院深入挖掘司法案例“富矿”,以多种方式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用有意思的方式讲好有意义的道理。在审理江秋莲诉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微信踢群第一案”等广受关注的案件时,通过、文书公开、邀请专家解读等方式,把热点案件办成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发挥青岛作为“电影之都”优势,参与拍摄《宣判》《特别追踪》《阳光下的法庭》等法治影视剧,自主创作的微电影《韶华叹》《迷踪》等屡获国际国内大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彰显法治原则。及时识别蕴含价值导向的重点案件,通过法院工作报告、新闻发布会、媒体刊发等途径进行宣传,2023年以来共发布27批次337个典型案例,在市级以上媒体普法4096次,以蕴含价值导向的案例让全社会知道国家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法律保护什么、禁止什么,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激浊扬清。

  法治时代网记者:请问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机关是如何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

  毛永强: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公益诉讼方面,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精准性规范性监督,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统筹开展服务保障经略海洋战略实施、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环境保护、食药安全、安全生产等一系列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公益诉讼办案全过程、各环节。办理各类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376件,其中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纠正违法或履行职责259件,诉前检察建议整改率100%,提起公益诉讼案件23件,法院支持率100%。

  二是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助力引领社会主义法治风尚。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监督办案,积极探索生态损害赔偿多元化新路径,通过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建设“替代性修复区”等形式,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恢复性司法实践”生态检察模板,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办理的某村耕地破坏案,修复被破坏耕地3.47万平方米,并在修复耕地基础上挂牌打造耕地保护司法修复示范基地,助力实现以案普法、以案促改。在推动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检察机关协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动有关部门开展废弃农膜清理整治行动,清理地块10万余平方米、处置废弃农膜5000余方,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加巩固、更可持续。

  三是强化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守护公益。牵头联合舟山市检察院、青岛海事法院、宁波海事法院建立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构建公益跨区域保护新模式。强化府检联动、法检衔接、刑检联动等外部协作配合机制,会签相关意见11个,推动实现多方参与、协同共治。持续深化检察建议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梳理建议和提案465件,办理衔接转化案件21件。充分运用好“益心为公”志愿者、微信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举报平台,拓宽公益诉讼线索渠道,借助高校、专家等“外脑”汇聚工作合力。

  四是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上持续发力。通过公开听证、诉讼以及法治课堂等途径和形式,在办案中宣传公益诉讼相关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普法进社区、进高校、进车站、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策划拍摄禁毒、野生动物保护等题材短视频并登陆公交地铁,让案例真正成为最好的“普法教科书”和“法治公开课”。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发布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原标题:《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青岛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标签: 案例分类三

产品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版权所有 备案号:

020-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