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20-88888888山体看上去是自然形成的,其实有人工堆筑部分,左右两边是自然的山头,中间一段是人工堆筑的水坝。这就是古越先民兴建的水坝。
2022年9月至2024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组织多学科团队,采用快速调查方法,对绍兴地区开展古代水利专项调查,取得了重大进展。调查确认古代水坝遗迹25处,在会稽山北麓确认越国水坝11条。其中最早的里木栅处水坝距今4700年左右。坡塘、云松、黄庙构成了罕见的三级水库结构。“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古代水坝数量,良渚最多,绍兴其次。”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领队王宁远说。
本次调查发现,早于越国时期的水坝共3处,其中,里木栅处水坝经过碳14检测,距今4700年左右;大坞、马交山水坝距今3300年左右。
绍兴地势南高北低,夏季山区容易出现强降雨,同时北部平原当时濒临大海,又容易受到咸潮侵袭。水坝具有防洪、蓄水、灌溉和运输功能,可以有效支持人们的生产生活。
“钱塘江南北文明具有相似性,此次发现的古坝与良渚水坝建筑的时间接近。”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说,这从侧面佐证了钱塘江南岸文明具有延续性,从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到1万至8000年前的小黄山文化,再到7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
调查发现,良渚水坝和绍兴水坝的堆筑结构和营造技艺相似。坝芯均采用青灰色淤土堆筑,外部坝体则选材黄色黏土。坝坡两面为斜坡,顶部是平面,横截面呈梯形。
此外,良渚先民用芦荻茅草包裹泥土,做成“草裹泥包”,再将泥包横竖堆砌起来。这是他们营建土台、河堤的普遍工艺,方法和后人用麻袋草袋装土垒坝类似,可以增强坝体抗拉强度,不易崩塌。“此次发现的绍兴古水坝中也有‘草裹泥包’。”王宁远说。只是钻探时不容易看出来……这个工艺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是后世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工艺,后来有时候用稻草包土。王宁远怀疑,目前绍兴的现代水库就是在古代水利设施基础上修筑而成。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它们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6年前,邱志荣就建议王宁远到绍兴参与水利设施的考古工作。3年前,良渚博物院院长、著名商周考古专家徐天进教授也建议王宁远到绍兴开展水利遗迹专项调查。此前,本地学者对越国时期的八九处水利设施已有关注。此次专项调查则是专业考古与文献佐证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工作。
本次调查主要以山塘水坝为对象。工作范围以绍兴地区的会稽山北麓及北侧山会平原为核心,东西略涉萧山和余姚,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
王宁远说,在绍兴地区的调查,得益于良渚考古的工作经验。王宁远曾带队在良渚遗址群周边持续开展水利遗址专项调查,逐步总结和完善了一套古代水坝的快速调查方法。他们将这套方法运用到绍兴地区的调查,同时辅以运用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确认水坝位置,划分可信度等级。
在邱志荣看来,此次调查工作是考证古代绍兴水利源头的一次重要的起步和创新,为接下来多学科全面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越绝书》记载: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越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复杂的水环境中,整治水患、谋求生存乃是安身立命之要义。
在东西相距50多公里内,调查人员确认古代水坝遗迹25处,呈半环状围护着北部的水网平原,拱卫了北部的重要聚落——越国都邑。
越国曾在山麓冲积扇、沼泽平原和沿海地区,兴建了山塘、运河、海塘等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它们曾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抵御杭州湾大潮的侵袭,改变越人“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越国人口的迅猛增长提供了土地和粮食支持,为兴越灭吴提供了后勤保障。
尊龙凯时人生就博官网登录
本次调查发现越国时期的水坝有11处,包括横塘、长塘、塘城、裘家岭、秦望、坡塘、云松、黄庙、董坞、兰亭、古城等地水坝,经碳14测年,均距今2500年左右,揭示了越国都邑外围大型水利系统的概貌。
越国兴盛时期的历史流传甚广,而对于早期越人的活动仅有零星记录。《水经注》记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相传,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内埤中、大部、勾乘建都,活动范围在会稽山丘陵地带。”水坝的修筑,证明当时已有大量人类活动。其中,坡塘、云松、黄庙构成的三级水库结构格外引人注目。
在离云松自然村村口半里路的两山间有座小庙,因墙呈黄色,被称为黄庙。云松自然村三面环山,茶山青翠,古道悠长,是目前越城区乡村游胜地。而坡塘“聚土为坡、积水成塘”,相传为范蠡养鱼池之上池。
从位置来看,三条水坝自上而下呈阶梯状建在同一山谷,黄庙和云松的水坝均在山谷间建造,相距仅500余米,而坡塘水坝则建在北侧约1700米处的谷口地带。
从体量来看,三条水坝现存的长度、坝底宽和高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从现存的坝顶高程(海拔)来看,黄庙水坝坝顶高程为42.99米,云松水坝为35.86米,坡塘水坝为15.21米,符合梯级水库的设计要求。记者了解到,根据库区类型区分,可分单级水库和多级水库两大类,三条一组的水库很少见,目前良渚也发现了类似的梯级水库形态。
在山谷地带建山塘水坝,有助于阻挡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保护下游平原城市不受洪水侵袭。当发生干旱或咸潮入侵时,库内蓄水能保证下游人口的生活和生产所需。
从运输角度分析,水坝库区在山谷内形成运输通道,方便木材矿产等山地资源外运,并通过平原地区的密集水网通达各处,起到运输功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表示:“越国水利考古是中国东周时期水利考古的重要内容。”王宁远也表示:“这是越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也为研究中国水利技术史、城市规划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现在只是初步调查,之后要专项研究才行。”王宁远告诉记者,此次采用的是快速调查方法。调查工作通过影像解译在目标区共标注98处疑似点,其中高度疑似点66处,一般疑似点32处。“真正否定的仅有很小一部分。”王宁远说。
5000年历史的良渚水坝中,很多现在还是水库的水坝。绍兴也是如此,20多条水坝经过水泥硬化,至今仍继续发挥着水利作用,目前没办法进行调查测试。要等到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机钻的时候,通过工程孔进行碳14测年。
此外,由于部分工程建设对水坝造成了破坏,在王宁远看来,对这些水坝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从古至今,大型聚落外围必然有配套的水管理设施,考古只有先想到才能找到,以往观念上不够重视,技术手段也缺乏,故而国内早期水利遗迹发现寥寥无几。我们从良渚总结经验,意在全国乃至世界。选择绍兴作为试点,是因为浙江境内的都城级聚落,只有良渚、绍兴和杭州。我们去年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依托全国文物保护资金项目和省文保科技课题,对浙江全省做了一个山塘水库的专项调查,一年即可完成,绍兴只是其中一个区域而已。”王宁远表示。
古代水坝考古工作对于绍兴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绍兴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任桂全表示。多位学者认为,考古调查工作结束以后,要充分与文献记载内容结合,进一步做好研究工作。
王宁远认为,除了与文献结合外,作为对海平面变化高度敏感的绍兴平原地区,还必须开展精准的古环境河网的复原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古代水利研究。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曾对古代鉴湖兴废与山会平原农田水利发展另有细加探究,他认为,萧绍平原的整个河湖网系统,是人们改造自然、辩证演进的结果。
陈桥驿在《绍兴历史地理》一书中曾这样写道:“绍兴地区历史时期形成的聚落,按其地域类型有山地聚落、山麓冲积扇聚落、孤丘聚落、沿湖聚落、沿海聚落、平原聚落六大类。每一种地域类型的聚落,不仅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有其特殊的聚落职能。”
此次调查发现的水坝遗址,绝大多数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特别是像“长塘”“坡塘”这些地名沿用至今。
经相关统计,此次调查的主要区域为绍兴南部区域,地名的地理性特征较北部更为明显。这里地形复杂多样、山水兼具,人类活动深受地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南部的地名多与“水”相关,而非“山”,说明这里丘陵山地区域河流发育好、山谷众多,村落大多沿溪谷分布。
Copyright © 2002-2024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版权所有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