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20-88888888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摆脱外部因素影响,恢复常态化。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全年的经济表现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困难和挑战有足够的正视,认为“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八个月处于50%以下,低于临界点。
2023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聚焦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岗位,对医药行业开展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的系统治理,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为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受行业政策变动、大量医药产品价格呈下降态势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23年我国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出现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约13,000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5.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552.5亿元,同比下降4%;实现利润4,127.2亿元,同比下降16.2%;三项指标增速多年来首次均为负增长。在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分化更为严重。
根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公司属于医药行业细分领域中的医药流通企业。医药流通是指主要流通商品为药品及医疗器材的批量销售业务。医药流通行业是保障药品和医疗器械供给的基础,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行业数据方面,根据商务部2023年发布的《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有所扩大,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7,516亿元(含税),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其中,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1,52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4%。
根据社科院2023年发布的《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35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7%,增速放缓2.6%,约占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86%。总体看,行业经营业绩明显承压,医药流通行业业绩增速趋缓。
公司的医药商业板块由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流通两大业务构成,主要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机构和分销商等下游客户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用品的配送及相关延伸增值服务。在商务部2023年发布的《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在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序中,排名第八。
从行业政策看,我国医药行业对政策依赖度高。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医保控费仍是当前医药行业政策主基调。此外,医疗反腐相关政策的推出也对行业规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3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到2023年底,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量累计达到450种,化药、中成药、生物药均有所覆盖,同时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聚焦心内科、骨科重点产品;第八批、第九批国家集采相继落地,平均降价分别为56%、58%;开展的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平均降价70%。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四轮高值耗材集采,平均降幅超过80%。
2023年12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共收载3,088种药品,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品种总数逐年上升。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202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从飞行检查、专项整治、日常监管、智能监控、社会监督五个维度出发开展常态化监管。10月,发文《聚焦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康复领域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再出击》,飞检聚焦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尊龙凯时人生就博官网登录康复3个重点领域,检查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医保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2023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医药腐败问题集中整治。1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进一步提出将重点巡查大型医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此次反腐治理行动力度空前,有助于净化行业环境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的良性竞争,重塑行业秩序。
综上所述,药品流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文件指导下,引导了药品流通行业自律,不断完善药品流通监管体系,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药品流通行业的改革深入,促进了药品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药品流通行业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运用数据指导企业决策,完善药品流通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公司以“稳增长、控费用、突出新业务、强执行”为主要管理基调,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资金统筹与规划,高度重视内控管理工作、严控费用支出,保持传统优质业务规模的增长,压缩与停止低效业务,强化销售回款管理与采购管理,严格管控库存,提升运营质量,实现公司的健康稳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64.19亿元,其中医药商业收入约357.45亿元;医药工业收入约5.65亿元。
公司深耕医药行业三十余年,已经形成了涵盖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医药商业流通的“研-产-销”完整产业链,为国内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医药企业。公司主要业务介绍如下:
公司的医药商业板块是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的流通两大业务构成。2023年,公司在2022年中国药品流通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单中位列第八名,荣获“2022-2023年度医药商业百强企业”、“2022年度全国百家优秀民营医药商业流通企业”、“2023中国医疗器械商业重点企业TOP50”和“2022-2023年度药品三方现代物流服务能力TOP50”等殊荣。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357.45亿元,其中医疗器械流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21.79亿元。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以全资子公司银河投资为投资和管理平台,通过山东海王集团、苏鲁海王集团、河南海王集团、湖北海王集团、安徽海王集团、广东海王集团六家省级区域集团及上海海王集团和北京建昌两个医疗器械平台对下属医药商业企业进行管控,建立了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庞大医药商业物流网络体系,已形成具有区域性优势的大型配送体系和组织架构。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主要包含医疗器械代理销售及流通业务,目前公司的医疗器械业务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现通过上海海王集团和北京建昌两大医疗器械平台,在北京、上海、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安徽、广东等省份区域内开展医疗器械业务。公司依托于强大的医药商业网络及客户资源,在成熟的医药商业流通市场地区加强医疗器械流通业务的拓展。
公司于2023年9月投资设立了医疗器械平台公司海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为“网络布全国、区域有特色”的综合性医疗器械商业平台。未来公司将集中更多医疗器械资源赋能海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巩固传统代销业务的发展和开展周边新业务线,努力实现打造综合器械平台远景目标。
公司大力发展的医药流通延伸供应链增值服务,是在传统医药流通纯销配送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各类供应链延伸增值服务。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为安徽区域集团试点医院提供定制化医用物资供应链服务(SPD服务),全面满足了试点医院在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院内管理和使用配送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公司积极与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延伸服务合作,通过协助医院进行供应链融资、提供医用物资供应链服务(SPD服务)、静配中心以及设备维保等延伸服务提升业务附加值,强化客户合作粘性。
公司的医药工业板块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子公司海王福药、金象中药以及海王中新药业为主要平台,公司目前已搭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医药制药产品结构。海王福药的主营业务为大输液产品、西药制剂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金象中药系福建省中型中药生产、销售企业,负责研发、生产和销售中成药;海王中新药业是一家集医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制药企业。
公司拥有两个药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福州市和北京市。福州生产基地拥有中成药(含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酊剂等十几个剂型)、化药(含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等多个剂型)等366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其中235个品规入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146个品规入选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同时,福州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在福建省唯一指定的麻醉品生产基地。北京生产基地是北京市二类定点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化药(含片剂、硬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持有137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其中89个品种入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保甲类64个品种、医保乙类25个品种),60个品规入选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共有31个OTC产品(甲类23个,乙类8个)。重点产品有谷维素片、氯芬黄敏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利福平胶囊、片等。
海王福药、金象中药、海王中新药业就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及中药新药研发持续投入,目前上述三家公司拥有35项发明专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共有5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包括碳酸氢钠片、诺氟沙星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片、盐酸苯海索片,另有多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维生素B6片一致性评价已获批普通补充申请,自研品种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增加规格一致性评价已获得发补,正在开展发补研究中。新药研发方面,公司受托生产的多索茶碱注射液已获批,钠钾镁钙注射用浓溶液已获得批件,自研品种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仿制药及持有人品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仿制药申报均已完成发补研究并提交CDE,正在排队评审中。公司还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独家产品,如抗胃癌药替吉奥片、抗肝癌药消症益肝片、提高免疫力的多糖蛋白片、抗鼻炎用药鼻渊胶囊、急性腹泻用药苋菜黄连素胶囊、抗炎保肝用药甘草酸二钠、辅助性利尿药螺内酯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用药磷酸川穹嗪片、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以及HTK心肌保护停跳液(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等,在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2023年,利用海王体系现有的网络资源及客户资源,发挥公司工业体系和商贸体系联动优势,进行市场的继续拓展,积极参加国家集采到期品种在各区域的联盟带量采购,抢占市场,带动其他产品销售。同时根据产品的特性划分全管道销售、控销销售、电商销售三大管道进行流通渠道销售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5.65亿元。
受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为了保证公司医药制造业务的收入、利润不大幅下滑,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究。公司在研发领域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深圳市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抗肿瘤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目前研发技术团队共有169人,已完成课题研究、出站博士后30多名。
海王研究院已被评定为医药研发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拥有60余项发明专利,主要开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发性疾病领域新药开发、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等医药研发工作。报告期内,ABRJ微乳溶液开展I期临床研究;西地那非口崩片申报生产并获得注册受理;创新药HW130注射液开展I期临床研究;NEP018开展临床前研究;NEP018获得美国FDA临床许可。
公司成立于1992年,1998年12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深耕医药行业三十余年中,公司形成了以医药流通为核心,包含医药研发、医药工业在内的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的方式不断拓展医药流通业务,已建立了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庞大医药商业业务网络体系,其中公司在山东、河南地区,实现了业务网络的全覆盖,形成了强有力的区域优势,是全国性医药商业企业中业务网络覆盖面较广的企业之一,具备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医药商业板块拥有17个省级物流中心,109个物流仓库,总仓储面积约43万平方米,自有物流车辆628台;拥有冷藏车138台,冷库总面积1万平方米。2023年公司为约近17万家客户提供药品与器械配送服务,业务拓展区域达到20多个省区70多个地市。
公司医药工业板块依托子公司海王福药、金象中药、海王中新药业,构建起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医药制药产品结构。公司产品线丰富,涵盖大输液产品、西药制剂及中成药等多个领域,拥有503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福州生产基地235个品规和北京生产基地89个品种入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公司器械板块拥有扎实的物流平台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器械分销/终端服务经验。公司拥有多个核心产品线,如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西门子大影像(CT.MR.血管机等)、迈瑞全线(超声、麻醉、骨科、神经介入等)等主要产品线,涵盖了多个医疗领域的需求。公司多年来一直与波士顿科学保持深度合作,同时与强生、迈瑞、西门子等全球器械百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头部供应商。公司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能提供器械全流通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平台。
公司与超1.1万家的上游供应商合作,有丰富的产品线资源。其中,冠脉超声成像导管、切割球囊导管、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均是代理的热销产品。
企业经营资质方面,公司拥有药品毒麻经营资质子公司10家。另外,公司现有第三方物流资质证照11个,其中,5家子公司拥有药品资质,6家子公司拥有器械资质,3家子公司同时拥有药品、器械三方物流资质。公司下属子公司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拥有药品三方物流资质,是山东省疾控中心的疫苗运输服务企业之一。
公司一直将创新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形成研发创新和商业创新的双核驱动发展模式。
1998年,海王研究院获批准成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海王研究院已发展形成了一个专业、高效的新产品产业化开发和成果转化系统,包含药学研究、药理筛选、质量研究、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药事注册等专业部门,建成了天然药物、药物合成、制剂研究、质量研究等现代化研究室。公司研发中心-海王医药研究院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公司成立了一致性评价研究中心,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药学研究工作。
目前,公司在研新药中,“虎杖苷注射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在研抗肿瘤新药“萘普替尼片”,是公司完全自主原创的新型靶向抗肿瘤新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疗效;在研新药“氟洛比林注射用浓溶液”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降低其他化疗药物毒性。
2023年,秉持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通过为医疗机构提供定制化SPD解决方案实现了从提供产品升级为提供服务解决方案的业务转型突破,公司提供的SPD解决方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据“零库存”管理理念、流程优化为核心、质量管理为保障,运用射频识别、条码识别等信息技术手段,将SPD管理模式运用到医用药品和耗材分类管理中,在简化采购与配送流程,提高供应保障质量、降低院内物流服务成本、建立高值耗材的质量追溯管理体系等方面。
报告期内,已在安徽区域正式试点运行SPD项目,系统与医院HIS、供应商端口对接,实现了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医院可以在线、专业化团队建设
公司非常注重各领域人才团队的建设,目前研发领域人才培养已完成课题研究,海王博士后工作站被深圳市政府评定为博士后管理先进单位。在医疗器械领域公司汇集了来自波士顿科学、西门子等行业头部企业的管理及销售精英,保证了医疗器械相关行业的专业性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另外,在专业服务领域,公司组建的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维保团队已取得多张软件著作权,近两年获得到了山东、天津等地客户认可。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高效、产业体系完备、业务能力突出的团队,依托渠道优势和团队专业优势,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强客户粘性,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模式。
作为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公司具有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的竞争优势。特别是面对当前市场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如何实现及时的战略调整、有效的落实战略规划、得到准确的市场反馈等一系列经营决策环节,公司的核心管理成员与业务骨干员工通过沟通快捷通道迅速做出反应,能充分发挥公司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优势。在客户服务端,各区域集团及其子公司也在积极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从传统的医药配送到专业性的设备维保再到提供定制化的SPD解决方案,业务的拓展和升级依托的是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认可与信任。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行业集中度日趋提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带量采购”提速扩面,医药流通环节进一步压缩,使得行业毛利率面临挤压风险。公司投资设立的医疗器械平台公司海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为“网络布全国、区域有特色”的综合性医疗器械商业平台。未来公司将集中更多医疗器械资源赋能海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巩固传统代销业务的发展和开展周边新业务线,加速推动公司医疗器械板块的长远发展,努力实现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器械商业平台这一远景目标。
SPD服务是顺应新医改政策和精细化管理发展的大趋势,是医院提升医用物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降本减耗的重要抓手,医院借助SPD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保障医院耗材供应及时、安全的同时,降低了医院管理成本,提升了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实现医院管理水平、质量效率的双提升。
未来,公司将立足于医院管理需求,积极开拓定制化SPD解决方案市场,通过SPD系统构建覆盖上、下游的智慧医药供应链体系,从而稳步提升医院业务规模,依托现有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及自主项目,推动公司向成熟的科技型医疗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转型。
近年来,全国及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不断加快医药物流迭代升级,逐步从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向数字化、智慧化、精准化发展。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银河“智慧医药物流”项目是对公司现有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智慧化、数字化升级改造。海王智慧医药物流园项目主要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医药智慧物流园。新物流园将以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为目标,打造山东区域物流中心平台,完善以潍坊为核心、多仓联动的物流体系,支持网络覆盖华东、华北及东北等省市并辐射全国,以提升整体物流运行效率。
在产品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上游优质品种引进及转型项目开发工作,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积极抢抓上游资源,以品种带动销售增长。同时着力拓展下游渠道,持续开发终端客户,建立以客户导向为主的终端线)双渠道终端模式,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医药研发领域,公司将继续加强建设海王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平台。同时将继续提升自主创新开发能力进行差异化布局,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将注重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生物制剂、改良型创新药、中药及天然药物、海洋药物等领域,开发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公司也将积极寻找与制药巨头的合作机会,与其建立取长补短、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适时引入外部创新专利及产品,降低自身研发风险,扩充研发管线。
公司将依托成熟的工业与研发体系,利用公司多功能的生产线、成熟的研发平台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公司研发与工业体系的联动,实现双向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医药流通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型国有医药流通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行业头部效应愈发显著。面对这一竞争态势,为有效突破公司经营瓶颈,结合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战略,公司将加速推进重大事项的落地实施。通过引入国有资本进一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构建“国有体制、市场机制”的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国有资本的政策倾斜、项目支持、人才资源和融资渠道等优势,实现公司与股东优势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发展。
2024年公司将以“严控费用开支、加强超期清收、增加毛利总额、优化资金回报”为经营管理指标,围绕现金流为核心,重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组织开展经营活动,以确保2024年总体经营目标完成,促进公司运营质量提升,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在经营策略上,公司将对传统业务进行深度优化,通过提质增效,推动经营模式向精细化转变。同时,紧抓市场机遇,积极开拓新业务领域,实现业务结构的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药研发方面,计划完成NEP018项目在国内NMPA临床申请工作,并获得临床批件;计划完成HW130项目国内I期临床新增剂量递增工作;开展化学药物及中药经典名言新项目的筛选研究工作。
在自主立项及受托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研究项目方面,按计划推进各项目研究工作。其中阶段性重要进展为:取得生产批文1项、ANDA申报受理2项、ANDA申报准备3项等工作。
海王研究院将持续建设与维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完善研发质量体系的建设,加强上市产品的管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建设。预计2024年实现新申请专利10项,并及时跟踪完成国家、省、市、区等各级科技项目申报,完成已立项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
产品力方面,聚焦核心品类,梳理筛选明星产品通过自身网络布局及探索自媒体线上新型销售模式,全力打造公司核心单品-海王金樽系列,发挥品牌价值优势,打造新爆款单品。
公司将重点推动工业体系营销渠道的整合,打通工业与医药商业在强势区域的深度合作,积极优化北京中新药业产能提升与释放,积极接收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委托生产品种艾地苯醌片的商业化生产;强化工商联动项目,借助多款核心单品提高产能、降低单位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公司继续坚持以医药商业反哺医药工业战略方针,持续推动工商联动项目产品的转配送和销售工作,实现公司工业产品快速发展。
2024年,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压缩毛利低、客户账款回收期限长的低效业务,积极开拓高毛利的代理品种业务等。结合公司业务情况,保持传统优质业务规模的增长,停止无效不良业务,加快问题公司处置,完成低效公司的处理与剥离。同时强化考核、明确奖罚机制,将提高业务质量落到实处,实现销售规模和经营性利润增长。
在高端器械代销方面,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国际知名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以上海集团为核心,加快医疗器械平台整合力度,进一步发挥上海集团在高值耗材的优势,发挥山东集团在设备代理、耗材与IVD配送方面的优势,发挥河南集团在骨科、设备与耗材方面代理与配送优势,不断提升代销业务的专业性和竞争力;在国产替代方面,公司将积极与国内知名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国产医疗器械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引进国产优质产品,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高性价比的选择;在拓展创新业务方面,提升公司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延伸服务,以天津海王在SPD、设备维保方面的优势,加快各区域集团项目落地,强化安徽海王集团和山东海王集团在多个意向医疗机构SPD业务的招标落地工作。此外公司还将择机进入医美、眼科等消费医疗器械业务,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医疗002173)器械的准入渠道,积极布局博鳌乐城先行区及大湾区“药械通”,以期拓展更多创新产品的销售渠道。公司投资设立的医疗器械平台公司海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为“网络布全国、区域有特色”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器械商业平台。公司将汇集更多医疗器械资源,推动公司医疗器械板块的快速发展,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新动力300152)。同时,公司也将继续推进数字化在商业体系中的应用,今年将逐渐更换公司的仓储WMS系统,智慧物流将为公司核心业务区域山东海王集团、苏鲁海王集团、河南海王集团等区域的多仓联动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公司保障传统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强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资金占用项目日常管理,压缩低效及无效经营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统筹使用效率。
在费用控制方面,公司试点以销售管理费用占毛利额的比率进行费用控制,强化费用控制带来的毛利贡献考核;同时,在人员和人工费用方面,重点考核人力成本回报率。
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2024年公司将应收账款的管理作为重点主抓工作,各区域及分、子公司应在2024年将超期应收账款彻底落实,尽量压缩一年期以上应收账款。各区域集团及子公司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进行超期应收账款的清收,确定超期应收账款压缩目标并制订奖惩办法,定期考核,以加速公司资金回笼,降低财务成本,保障公司经营安全。同时,公司通过改善业务结构等多种措施优化资金结构,持续强化资金管理,拓展公司的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使资金流向效益高的业务。
2024年,公司持续推广财务共享中心系统、智能印章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通过优化系统管理与过程管理,落实重大合同的审批管理与风险控制,防范资金管理风险;公司将持续强化区域集团授权管理办法的实施,强化重要事项和大额资金支付的审批管理,同时持续提升审计管理,从例行审计转变为事项审计、专项审计。
2024年,公司将继续以内部挖潜、提质增效为管理核心,全面强化质量控制、人力资源、财务中心、审计风控及运营管理等部门的管控力度。通过“数据反馈+快速响应”的管理模式,公司将致力于提升决策精准度和效率,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探索企业治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路径。公司董事局下设的5个专门委员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小组,企业管理层面分工专业化、具体化,将企业管理与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从而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实践,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此外,结合公司制度管理的实际需求,公司启动各类制度优化与建设工作。2024年公司及各职能部门将完成约30个制度的修订及颁布工作,确保公司的运营更加规范、高效。通过制度规划的实施,公司将不断提升规范运作的水准,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于2022年3月4日披露了《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提示性公告》,2024年1月13日公司控股股东海王集团与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纺集团”)于签署了附交易生效条件的《关于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之合作协议书》,海王集团拟向丝纺集团协议转让其持有的海王生物部分股份,合计275,083,32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最终的交易方案以正式签订的交易协议的约定为准。
本年度的专项重点工作将继续围绕重大事项的具体实施工作展开。目前,公司管理层与丝纺集团及其控股股东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多次交流,就阶段性工作进展进行了讨论与协商。公司在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后将继续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后续将根据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以及法规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公司2024年经营体系主要工作计划能否实现受公司内外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国家将进一步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政策不断深化:全国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普通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创新药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医保目录加速对创新药的引入,推动创新药加速放量;“DRG”由试点推进到实际付费阶段,“DIP”进入试点运行阶段,将推动医药终端市场运行机制的改革,从而引起医药市场格局的变化;再加上多地区启动省采、联采和单个医疗机构招标议价,公司面临新医改形势下药品、医疗器械的统一招标采购政策调整、定价机制改革以及医院用药结构调整、医药电商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竞争等风险。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持续加强对行业政策的研究与分析,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随着医药流通市场趋势、政策环境、竞争态势等因素的不断变化,给管理层的决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管理层需要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行业发展动态,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战略规划;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反馈和业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确保公司业务的稳定和发展。为降低决策风险,公司通过加强内部决策机制建设,完善决策流程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随着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公司毛利下降,上游供应商付款条件严格,付款期缩短,预付比例增加;目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医保资金不足,医疗机构回款账期延长,使得公司现金流压力增加;此外,公司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偏高,公司的效率降低,资金效益下降,从而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医药流通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为了有效地应对现金流风险,公司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保障传统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强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资金占用项目日常管理,压缩低效及无效经营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统筹使用效率。同时,公司通过改善业务结构等多种措施优化资金结构,持续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使资金流向效益高的业务。公司持续审慎规划融资结构,积极寻求低成本、稳定的资金来源,以降低融资管理风险。此外,公司将加速推进重大事项的落地实施,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在政策倾斜、项目支持、人才资源和融资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以缓解现金流压力,确保公司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
公司医药商业客户主要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该部分客户资信较好,回款有保障。受到医改招标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游客户的资金调拨效率和回款速度出现下降趋势。下游客户的账期存在一定的延长风险,进而会影响到公司的效率。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目前建立了以财务总监为首席责任人的管理团队,以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确保应收账款及时对账、及时催收,逐步降低应收账款的余额及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2024年公司将应收账款的管理作为重点主抓工作,各区域及分、子公司应在2024年将超期应收账款彻底落实,尽量压缩一年期以上应收账款。各区域集团及子公司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进行超期应收账款的清收,确定超期应收账款压缩目标并制订奖惩办法,定期考核,以加速公司资金回笼,降低财务成本,保障公司经营安全。
结合公司的运营情况和实际管理要求,公司采取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从多层面多角度对公司进行管控。在管理模式上,公司目前实行总部-区域集团-区域集团下属子公司的扁平化的三级管控模式,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子公司治理上,公司对所有公司都进行规范化的法人治理,对股东会、董事局、监事会、管理层的权利责任明确界定及贯彻执行,对各自职权进行约束;在内部核心岗位上,下属公司财务负责人、各区域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法务负责人和审计负责人均由公司直接委派,直接管理。通过以上方式,公司实现了对子公司在财务、运营、内控、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有效管理。
医药流通行业涉及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等环节,对员工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由于人员流动、培训不足或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医药流通企业可能面临员工素质不高、关键岗位人员流失或违规操作等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造成损害。为了防范人员管理方面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强员工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忠诚度,降低人员管理风险。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医药流通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内部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力或监督缺失,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面临法律风险和监管处罚。公司将持续改进,不定期对现有制度进行审查,确保其与新政策、新法规相匹配,并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每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防止因执行不力而导致的风险;此外,公司还将加强监督机制,确保制度执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发生。通过持续的努力,公司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的运营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单增持回购再贷款有望落地深圳 知情人士:招商局旗下已有统一部署,最早明后天发布具体消息
习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首单增持回购再贷款有望落地深圳 知情人士:招商局旗下已有统一部署,最早明后天发布具体消息
习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与各方一道致力于实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目标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与各方一道致力于实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目标
Copyright © 2002-2024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版权所有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