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质量管理百年风云录

发布日期:2024-09-20 02:33浏览次数:

  质量管理领域已经研究了100多年,可以追溯到1900年代初,当时Fredrick W. Taylor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强调了质量检查的重要性。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决定为Midvale钢铁公司的工人计时,以计算他们的额定产量。

  1900年, Fredrick W.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强调考察活动,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0世纪10年代,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车(后来成为福特汽车),并引入了移动装配线,这导致了大规模生产的概念(质量互换性quality interchangeability)

  20世纪2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Walter Shewhart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生产系统差异的系统,称为统计过程控制。Shewhart及其学生戴明还创建了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该循环应用系统方法来改进工作流程。

  1922年,随着G.S拉德福的《制造业质量控制》(The Control of Quality in Manufacturing)的出版,检验活动与质量控制有了更正式的联系。质量被视为一项明确的管理责任和一项独立的职能。

  1922年《哈佛商业评论》的成立是另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是一门证据越来越多、理论不断发展的学科。

  1931年,休哈特出版了《制造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首次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科学基础。休哈特给出了制造控制的精确和可测量的定义,发展了监控和评估日常生产的强有力的技术,并提出了各种提高质量的方法。1938年,戴明出版了一本技术书籍,并教授使用他的统计方法的课程

  1939年,休哈特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撰写了统计方法,休哈特的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的想法被戴明和其他人广泛用于帮助管理质量改进项目

  1942年,陆军部成立了一个质量控制部门,主要由贝尔实验室的统计学家组成。这个小组开发了一套新的抽样,表的基础上的概念,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cceptable quality levels,AQL)

  1950年戴明首次访问日本。戴明做了一个演讲,并向日本领导人传授了统计质量控制技术(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SQC)。JUSE出版了《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杂志。日本工业标准是根据《工业标准化法》制定的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后,美国军方开发了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FMEA)。可靠性工程是由美国国防部发展起来的,它组成了一个关于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特设小组。20世纪50年代沿着看板、Jidoka和Just in Time的使用,日本发生了改善革命(JIT)一起不断改善生产流程大野太一,由于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丰田的开创性工作,他被普遍认为是“JIT之父”。预防性维护是在20世纪50年代引入的,在日本,全面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被称为预防性维护

  1956年,Armand Feigenbaum提出了一种称为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的原则,其基本原则是提供真正有效的控制,必须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只有当产品被放在客户手中并保持满意时才结束

  20世纪60年代早期,石川是日本“质量圈”quality circle运动的先驱,

  20世纪60年代,克罗斯比提出了零缺陷Zero Defects目标的概念。克罗斯比列出了质量管理的新要素,他称之为“绝对”;

  1968年,石川为质量圈成员编写了一本非技术性的质量分析教科书,大多数日本大公司都采用了石川所说的日本全公司质量控制(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CWQC)来生产世界级的优质产品。

  20世纪70年代初,Taguchi田口提出了质量损失函数(Quality Loss Function)的概念。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在进入制造阶段之前设计产品测试的有效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质量圈(Quality circles)开始在美国广泛引入,第一个质量圈计划于1974年在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启动,在英国,劳斯莱斯Rolls-Royce于1979年引入了这一概念。

  1986年,戴明的《走出危机》(Out of the Crisis)出版。它成为畅销书

  2000年初TickIT最初由英国贸易和工业部设立,由英国标准协会管理(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BSI),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信息系统供应,涉及软件开发过程

  2002年,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福特制定了ISO/TS 16949:2002

  2010年,协作索尼和谷歌公司-索尼和谷歌建立战略联盟,通过Android平台提供引人注目的基于云的新产品和服务

  2011年,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通过开发能源管理体系(EnMS)支持所有部门的组织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国际标准化组织官方网站

  2014年,ISO 50002:2014能源审计--使用指南的要求规定了与能源绩效相关的能源审计的流程要求。

  2015年,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基于一系列质量管理原则,包括强烈的以客户为中心、最高管理层的动机和含义、过程方法和持续改进。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规定了组织可用于提高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2016年,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国际公认的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行业特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2016年3月发布了新版ISO 37001:2016反贿赂管理体系,为建立、实施、维护、审查和改进反贿赂管理体系规定了要求并提供了指导。

  早在1950年,戴明就曾在美国讲授质量管理的课程,然而当时美国经济一片繁荣,订单接应不暇,根本没人有空去理这个直率的抽样调查专家去空谈什么品牌质量。在美国郁郁不得志的戴明于1950年应邀去日本讲学。

  此时的日本刚战败投降不久,国内经济、政治均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饭田经夫在《日本经济史》中称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特点为:“混乱与虚脱”。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市场上,“Made in Japan”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丰田是最先贯彻戴明思想并受益良多的日本企业。丰田生产的核心正是杜绝浪费。“如果能争取一次把事情做好,不造成浪费,就可以降低成本,而毋需加大投入。”

  戴明首先在东京的日本医药协会大礼堂就质量控制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8天的讲授。讲授过程中,戴明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完整的传授给了日本工业界。

  听课的人们将这8天课程的速记、笔录汇总整理为《戴明博士论质量的统计控制》的手抄本竞相传播,戴明博士随即慷慨地把这一讲稿的版税赠送给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为了感激戴明博士的这一慷慨之举,时任JUSE会长建议用这笔资金建立一个奖项,以永久纪念戴明博士对日本人民的贡献和友情,并促进日本质量控制的持续发展。JUSE理事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这项提议,戴明奖由此建立。

  戴明在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很快收到了成效。大约在1955年,日本产品开始打入美国市场。20世纪60年代,日本产品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威胁。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仅在产品质量上,而且在经济总量上,日本工业都对美国工业造成了巨大挑战。

  20世纪80年代初,丰田汽车对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巨头步步紧逼,美国人的反省也终于姗姗来迟。1980年6月,NBC电视公司播出《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的纪录片,节目叙述了戴明在日本的经济转变中扮演的角色。节目播出后,美国人的目光聚焦在戴明身上,包括福特、通用、摩托罗拉、宝洁等著名公司纷纷邀请他传授管理思想。而此时终于在美国扬名立万的戴明已经80岁高龄了。

  1980年,由于石油价格飞涨和汽车销量下降,福特尊龙凯时官方入口出现大幅度亏损,这个曾经做过丰田老师的老牌汽车公司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为形势所迫,福特总裁彼得森终于放下身段,亲自邀请戴明到福特讲课。

  在戴明的帮助下,福特公司走出了困境。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彼得森曾说:“身为戴明的信徒,敝人深感荣幸。本公司在全力实践他的动作原则,特别是在持续改善及全员参与这两方面。”

  1993年,戴明病逝于其华盛顿寓所。戴明一直试图作为一个局外人去关注企业,因而在他去世后,他的影响力看起来也似乎极易被淡忘。然而事实是,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在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们依旧需要去从戴明的质量管理哲学中寻求一些答案。

产品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版权所有 备案号:

020-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