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模型

发布日期:2024-08-10 01:26浏览次数: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模型

  ·文献题目:马文翰,常艺,徐超,赵亚利.基于IMOI模型的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构建[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404-2413.]

  ·文章概述: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工作正在成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提供形式,但是目前尚缺乏专门针对团队的、能够反映团队整体有效性的评估工具。目的 在投入-中介-产出-再投入(IMOI)模型基础上建立一套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以指导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自我改进与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个人访谈法,初步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2021年5—7月,采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分别对24、21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合课题组分析与专家建议确定评估指标。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7.5%(21/24)、100.0%(21/21),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91。两轮专家咨询的指标重要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138(P<0.001)、0.255(P<0.001),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263(P<0.001)、0.257(P<0.001)。最终构建了7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评估指标,其中一级指标7个(团队建设、成员素质、团队关系、团队过程、团队服务结果、认知及满意度、团队再发展,权重分别为0.155、0.155、0.097、0.141、0.155、0.155、0.141)、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48个。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IMOI模型的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从团队视角反映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有效性,可为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考评与发展提供参考。

  ·个人思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提升,除了评估考核机制的构建外,还要进一步探索绩效改革,提高基层家医签约服务工作的热情性,正确引导基层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大型医院与基层家医的合作,通过医联体,拓展家医签约服务范畴,构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推进分级诊疗

  ·文章概述:为了解城市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的一般建设路径。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关键知情人访谈、文献分析的方法开展对城市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建设路径的研究。研究得出,集团化管理多采用运营控制模式,其建设路径主要包括提升核心院区管理能力、设立分院区“大部制式”行政管理机构、整合核心业务,扩展学科平台以及建设互联互通的集团化信息系统。目前医院集团化发展存在外部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不完善、内部集团化管理能力不高的问题。并在文末提出建议:(1)横向整合的城市公立医院集团宜采用运营控制模式。(2)分院区采用大部制组织框架。(3)业务整合,实现协同及规模效应。(4)共享互联,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我的思考: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模式作为分级诊疗和医联体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之一, 成为健康中国战略“ 十四五” 规划的必然布局。城市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主要为运营控制型,但应根据因地制宜、动态调整的原则不断完善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明确集团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加强集团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回归公益,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题目:陈妍,赵俊.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模型的研究与构建[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03):288-291.

  ·文章概述:文章提出医联体内涵建设和医联体同质化的概念,医联体的内涵建设特指医联体的“软实力”,如医联体内分工协作是否有序、资源配置情况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平衡等。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指医联体组织通过整合并协调管理活动中相关性较强的“目标”要素、“标准”要素、“资源”要素、“控制”要素和“文化”要素等管理要素,建立“协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等运行机制,实现同质化目标,反映医联体组织内各单位综合实力一致性和均衡性状态的管理过程。随后概括了我国医联体同质化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框架,其中管理要素主要包括“目标、标准、资源、控制、文化”五大要素,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协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提出了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模型,模型包括内部管理、外部影响和运行机制三个组成部分。内部管理是指医联体组织内部自发主动进行同质化管理流程优化和任务协同的领域;外部影响是指医联体外部环境对医联体的同质化管理方向产生影响的领域,如国家的相关配套政策和监督机制等;运行机制是指医联体在实行内、外部同质化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具体管理方式和推动机制。

  ·个人思考:分级诊疗是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正三角”分级诊疗格局的关键在于扭转长久以来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信心不足的现状,而患者群体的“就医倾向”又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高度相关,这就决定了同质化问题在分级诊疗制度中的重要性。该模型反映了医联体组织以同质化为目标,以实现要素间协同和信息流交换,最终在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理想运转模式,从而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构建整合型的分级诊疗体系奠定基础。

  ·文献题目:张霄艳、陈晨.中国医改的整合之路及思考.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2,24(6):813-81

  ·文章概述: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疾病谱的转变,以及“健康中国 2030”战略规划的实施推进,我国迎来了健康中国建设新纪元,整合医疗成为必然趋势。整合的内在动力不足、治理机制有待完善、政策冲突、信息化滞后等是我国推进医疗改革的主要障碍。亟须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信息共享等方面做出努力。

  ·我的思考:目前国内还处于医疗服务体系呈现层级断裂、功能分散,各医疗机构间无序竞争,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的状态,普遍存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目标价值导向不一致问题,部分医联体内部下派的医生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给予下派医生的补贴有限;,技术上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条件受限,下派的专家难以在基层发挥应有的作用,严格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只能使用基本药物的 “一刀切”政策对双向转诊的实施也增加了阻力,因此,破除壁垒行之有效的方式,一是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职责,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间长期稳定的分工合作机制,推动医联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二是向上建议扩大基本药物目录范围,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有效衔接,三是强化信息共享,“联”而不通有一定原因是合作单位建的信息化联通不足,患者上转前的治疗病历,下转后的治疗方案以及康复期的情况只能通过电话、微信等比较原始的方式实现,需破除信息孤岛。

  ·文献题目:黄广成, 张远妮, 姜虹,等.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J]. 卫生经济研究, 2022, 39(5):4.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标准化、可衡量、可操作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综合应用文献分析法、小组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以无结构访谈的形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指标体系,增加指标权重赋值表。包括: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技术。

  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了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费用管理、发展管理 6 个一级指标,以及 16 个二级指标、54 个三级指标。

  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符合业财融合的趋势,能科学、全面评价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状况,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政策制定、监测和评价的有效工具。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价值取向的发展。在提出医院经济运行监测指标的体系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及运行效益的医院,动态修整,提出更加针对性、精细性指标。

  监测机制应公开透明,可采取政府、医院、社会三方共同监督机制,同时利用指标评价医院绩效时,也需要综合考虑纵向发展、政策引领、结果效应等,应明晰高质量发展改革的总方向,不以绝对数值为定。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登录

产品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版权所有 备案号:

020-88888888